经济体制的改革更加强调制度公平,不过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定位略有变化。
2024年7月18日,新华社发布了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》。[1]第一,会议延续了二十大报告的精神,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”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,体现在具体改革议题的排序上。直接涉及经济的议题排序,十八届三中全会依次是“经济体制-资源配置-宏观调控-财税体制-城乡融合-对外开放”,本次是“经济体制-高质量发展-科教人才-宏观调控-城乡融合-对外开放”。相比于十八届三中全会,本次新增了“高质量发展”和“科教人才”两个经济相关议题,并且分别排在第二、三位,与二十大报告的第四部分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”与第五部分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”相呼应,说明高质量发展、科技创新是未来一个阶段的改革重点目标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三个“解放”,更加侧重做多增量,具体的安排部署也基本围绕着做多增量展开。(十八届三中全会:“进一步解放思想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、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”“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、民主政治、先进文化、和谐社会、生态文明,让一切劳动、知识、技术、管理、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,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”。)而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提出了三个“注重”(注重系统集成,注重突出重点,注重改革实效)和三个“适应”(生产关系和生产力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、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),更加侧重不同领域之间的统筹和匹配,是站在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效率的角度上提的要求。(二十届三中全会:“更加注重系统集成,更加注重突出重点,更加注重改革实效”“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、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”。)第三,财税体制改革在“宏观调控”的改革部署中作为重点领域改革被两次提到,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。(二十届三中全会:“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,统筹推进财税、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,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。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,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。”)关于城乡融合,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心更多在于推动农民参与城镇化发展、共享城镇化成果。(十八届三中全会:“健全体制机制,形成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、工农互惠、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,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、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”。)(二十届三中全会:“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,缩小城乡差别,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”“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,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,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”。)城乡融合政策重心的变化与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有关。2013年我国仍然处在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,重点是做城镇化的增量,因此需要推动更多的要素流向城市,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创造农业人口的就业、增加农民收入。而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6.2%,并且斜率持续放缓,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48.3%,二者相差18个百分点,优化存量在当前更加重要。本次会议也明确提到了“深化土地要素改革”,我们预计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的改革将进一步提速。(二十届三中全会:“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,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,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”。)相比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,本次会议更加强调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在制度上的公平性,我们预计针对民营经济的立法进程或将加快,促进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站在同等外部条件下竞争。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竞争环境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可能更加重要,相关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。(十八届三中全会:“必须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”。)(二十届三中全会:“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、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”。)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定位是“起决定性作用”,与之相对应的则是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。(十八届三中全会:“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。)本次会议删去了“起决定性作用”,改为“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”。一方面继续强调市场机制对于“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”的作用,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市场机制的管理(“管得住”“维护市场秩序、弥补市场失灵”)。这与强调制度公平并不矛盾,市场要在制度的框架下更有效率地运行。(二十届三中全会: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创造更加公平、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,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,既“放得活”又“管得住”,更好维护市场秩序、弥补市场失灵,畅通国民经济循环,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。”)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宏观调控的要求,更多是落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上。(十八届三中全会:“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,深化行政体制改革,创新行政管理方式,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,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”。)本次会议更多落在了不同政策的统筹协调上,强化各领域政策的一致性可能会是未来一个阶段的重点。(二十届三中全会:“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,统筹推进财税、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,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”“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,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”。)最后,会议公报在末尾提及了几个短期的重点工作,如扩大内需、外贸、绿色低碳、三大风险(房地产、地方债、中小金融机构)等,说明政策层在关注中长期改革的同时,也同样关注短期问题。
[1] http://www.news.cn/politics/leaders/20240718/a41ada3016874e358d5064bba05eba98/c.html风险提示
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尚未公布,公报内容相对较少,可能会影响对政策理解的全面性;政策的节奏或受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发生变化。 团队介绍宋雪涛 | 研究员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。发表有CF40专著、学术论文、央行工作论文等。2018、2019、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(前15名),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(第3),2020、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(第3)、上证报最佳分析师(第5),2019、2020、2021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,2020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(第5),2020、2021、2022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,202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(第5)。
林 彦 | 研究员 曾任职于弘尚资产(红杉资本在中国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)量化投研部门,负责商品期货投资条线。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,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。
张 伟 | 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,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利率研究。
孙永乐 | 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,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。
钟 天 | 研究员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,主要负责海外经济研究。
厉梦颖 | 研究员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区域规划硕士,主要负责宏观ESG、出海和产业趋势研究。